“组合拳”打开宁夏残疾人手工艺产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宁夏残联以系统性思维谋划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产业发展,创新实施“调研先行、品牌引领、技能筑基、精品示范、渠道拓展、联盟聚力”六大举措,形成协同发力的“组合拳”,促进了残疾人全面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图为手工艺技能培训
调研先行,精准扬长补短。为切实掌握全区残疾人手工艺产业发展实情,宁夏残联深入全区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一线开展“蹲点式”调研,摸清了全区共有36个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产业基地、5家残疾人“美丽工坊”、60名非遗传承人及2500名从事手工制作的匠人的生产经营现状,完成了《全区残疾人手工艺产业发展现状及促进对策》调研报告,全面摸清产业现状、潜在优势、短板不足、人才分布及市场需求等核心信息,拟定了《宁夏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产业扶持办法(草案)》,为后续各项振兴举措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坚实支撑。
图为手工艺制作
品牌引领,强化市场竞争。为破解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宁夏残联着力打造了具有浓郁宁夏地域特色和鲜明残疾人文化特质的手工艺文创产品品牌——“不尤手作”,建立了规范评审机制,已精选区内38个品类残疾人优秀手工艺品纳入“不尤手作”旗下重点推介、统一促销,在国内外展销活动中屡获殊荣,不仅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更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附加值,成为宁夏残疾人手工艺作品进军国内外市场的“拳头品牌”。
技能筑基,增强创收核心。宁夏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产品的技艺培训与创新,通过科学研判消费潮流和市场导向,实施全区千名手工艺师培养行动,建立“县级引入门,市级培骨干,区级育精英”的梯次提升培训机制,注重创意设计和市场营销技能提升,针对性地开展非遗文创、手工技艺和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手工艺从业者8700余人次,残疾人的手工艺文创产品设计水平、制作工艺精度和艺术表现力得到显著提升。
图为区内残疾人文创小店
精品示范,带动精技提质。为激发残疾人的创作热情,提升社会对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产品价值的认可度,同时为市场推广筛选优质产品、促进行业内的交流与提升,宁夏残联积极组织各类展览、竞赛、品评等活动,发掘、展示和推广了一大批残疾人创作的优秀手工艺文创艺术精品,经专家严格品评精选出优秀作品纳入全区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作品精品库,优先对外推介展销,有效带动全区残疾人手工艺从业者在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
图为残疾人手工艺品评选活动现场
渠道拓展,促进变现增收。宁夏残联以让残疾人“作品变商品、手艺变收益”为目标,组织残疾人手工艺作品积极参加文博会、联合国“美丽工坊”残疾女性主题展览等国内外展销活动,主动融入文化旅游、商务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商业展销活动,与区内外文化、服装产业实体开展合作,搭建电商销售渠道、开设“不尤”文创专卖店,推动残疾人手工艺文创作品进商超、进社区、进展会,进电商平台,促成既“吸睛”又“吸金”的热门订单。共组织和参加200余场区内外展销及国际展销交流,手工艺品销售额大幅提升。
联盟聚力,加强资源整合。为有效扭转因残疾人手工艺从业者分散经营导致发展合力缺乏的状况,形成“上下游联动、全区域联合”的发展新态势,宁夏残联实施了“两步走”资源整合计划。组建全区残疾人手工艺行业协会,促进了行业内的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经验交流、行业自律,实现集体发声、抱团取暖。组建全区残疾人手工艺联盟,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残疾人个人、专家学者等多方资源,实现残疾人手工艺品创意设计、联系订单、加工制作、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协同互补,提升整体产业效能。